【電商情報戰】MOMO 2025戰略揭密!走純電商之路 + 物流霸權,讓他先爆打蝦皮再衝擊實體零售?

youtube影片

🚀|諮詢表單:https://bit.ly/47HsbtQ

MOMO在2025年的戰略布局中,專注於強化其電商體質,並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以鞏固其市場地位。這些舉措包括擴展其物流中心,以提升配送效率和消費者購物體驗。此外,MOMO推出了mo店+,允許個人小賣家在其平台上銷售商品,並通過Momo Ads提供廣告版位,以吸引更多商家加入。訂閱制moPlus則進一步增加了會員的黏著度。這些策略顯示出MOMO對於未來電商市場的信心,並試圖實現全台6小時到貨的目標,以擴展其市場份額。這些舉措不僅顯示了MOMO對於電商市場的深刻理解,也反映了其不斷創新和進取的精神。

MOMO你應該也知道


在台灣的電商市場中,MOMO無疑是個不容忽視的巨頭。2024年的全年度營收達到了1125.6億元,創下歷年新高。然而,這樣的成績背後卻隱藏著年增幅度僅有3%的事實,這個數字相較於2023年的5.6%增幅,顯得稍微遜色。即便如此,在2023年面對淘寶和酷澎的雙重夾擊下,MOMO仍能保持增長,這已經是個不小的成就。


2024年電商市場的競爭


讓我們來看看其他競爭對手的表現。網家PCHOME在2024年的營收為375.62億元,卻面臨了9.02%的年減幅。而東森購物的營收則是57.49億元,年減1.6%。在這種普遍下滑的市場環境中,MOMO能夠微幅上漲,顯示出其在市場中的強大競爭力。


MOMO 2025戰略的佈局


MOMO在2024年採取了一系列戰略舉措,這些舉措為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贏得了一席之地。3月,他們推出了mo店+和Momo Ads,進一步拓展了RMN媒體聯播網的影響力。9月,MOMO推出了訂閱制服務moPlus,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便利。11月,南區物流中心的開幕則進一步提升了物流效率,這個面積達到24600坪的物流中心,與北區的規模相當,顯示出MOMO在基礎設施上的巨大投入。


未來展望與MOMO的中區物流中心


展望未來,MOMO正在積極建設中區物流中心,預計將於2027年完工。這些基礎設施的擴展,將為MOMO在未來的競爭中提供更強大的支持。你可以看到,MOMO的每一步佈局都是為了長遠的發展,這也是其能在激烈市場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。

【MOMO今年在做什麼】

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激烈競爭,MOMO在2025年的戰略中展現出高度的前瞻性和創新能力。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MOMO今年的布局和策略,看看他們如何利用物流優勢和電商平台的優化,來在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
物流優勢:加速出貨,提升消費者體驗

MOMO的物流策略是其2025戰略的核心之一。他們在台灣設立了三個大型物流中心,分別位於北、中、南區,能夠每日處理數十萬件包裹。這不僅提高了出貨效率,還能夠快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此外,MOMO還設置了35個衛星倉,這些倉庫主要針對頻繁出貨的商品,像是衛生紙等日常用品,從而減少了從大型物流中心出貨的壓力。這樣的布局不僅提升了物流效率,也加強了MOMO在電商市場的競爭力。

電商平台優化:MO店+與廣告策略

MOMO在電商平台的布局上也不遺餘力,他們推出了MO店+,讓個人小賣家能夠在MOMO平台上銷售商品。這一策略不僅增加了平台上的商品數量,還吸引了許多原本在其他平台上的賣家。此外,MOMO還推出了自己的RMN媒體聯播網,Momo Ads,這是一個聰明的策略,讓新加入MO+的賣家可以購買廣告版位,進一步提升銷售機會。這些舉措都顯示出MOMO在電商平台優化上的用心。

訂閱制與未來挑戰

訂閱制也是MOMO 2025戰略中的一個亮點。他們在9月推出了moPlus訂閱服務,年費2399元,提供4%的mo幣回饋和多個品牌的加碼回饋。這一服務在推出三周內就吸引了超過萬人訂閱。然而,MOMO也面臨著來自其他競爭者的挑戰,例如酷澎即將推出的訂閱服務,可能會對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。MOMO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其訂閱服務,才能在競爭中保持優勢。

為什麼MOMO不想布局實體通路

那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問了,你不是說電商已經寒冬將至,大家都要靠實體來救線上,那為什麼MOMO沒有這樣做,反而是在電商上繼續扎根?好問題。那我的猜測是,MOMO不敢。對,MOMO不敢,因為他之前跨出來做實體的時候都GG了。對,MOMO以前是有自己的百貨公司,我以前還有去逛過,但是這個百貨2013的時候被微風吃掉了。它的地點就是現在的微風南京。然後以前MOMO也有藥妝店,全盛時期有31間門市,但是在2014年的時候也賣給其他人了。所以MOMO對再開實體店面是懼怕的,因為前兩次的慘敗教訓。然後之前遇到新冠疫情的時候,又靠電商大賺了一波,就算他們現在有心想要開實體門市,也很難說服他們的股東。所以他們才會繼續在電商這個賽道發力。

MOMO在2025想要幹嘛

那接下來我們就來揣測,MOMO在2025的時候想要做什麼。那我們可以從他們在2月3號的誓師儀式看出一些端倪。富邦媒表示,2025年度圍繞三大核心戰略展開布局,包括拓展mo店+合作生態圈、深化零售媒體網絡(RMN),以及推進綠色物流體系。看起來很難懂齁,其實就是我們剛才說的,他要繼續強化電商的體質,透過MO店+擴展更多的商品數量,實現你在MOMO上什麼都買的到。這樣就可以理解,為什麼MOMO要賣機車了。他就是要讓消費者形成一個印象,MOMO上什麼都有賣。讓消費者習慣在MOMO上買東西,再迫使店家要到MOMO開店,然後逼他們買廣告。然後在叫這些店家要買MOMO的廣告板位,就是 Momo Ads。你不要小看這個版位的收費,那個是很驚人的。以前的Y拍,在全盛時期的時候,首頁的板位,掛一天廣告就是50 100在算。所以這個生意是很有賺頭的。

電商市場的潛力

那這個時候,你可能又有一個疑問,現在不是說電商已經血流成河了嗎,真的還有那麼大的市場可以競爭嗎?對呀,我們都這麼覺得,但是MOMO的蔡明忠董事長是很有信心的。他在2024的6月訪談中有提到,台灣整體電商占零售業比重目前僅12%,相較南韓電商滲透率超過30%,台灣離人家的一半都不到。這個產業要靠大家一起努力,成長空間還很大。對,業界大佬對電商市場,仍然充滿了信心。所以他才會拼命的蓋物流倉,要來強化購物體驗。那我想一想,這個的確也是一個思路。酷澎很猛沒錯,但是酷澎不可能像MOMO一樣,把這個購物的體驗做到極致,搞到各地都有物流中心這樣。這個事情 MOMO真的敢,他也正在做。

全台6小時到貨的可能性

那我就亂想,假設MOMO在2025的時候,實現了一個事情叫做全台6小時到貨,是不是就能夠吃到更多實體市場的份額?就像是當初PCHOME靠台北市6小時到貨殺出一條血路一樣。假設MOMO做到全台6小時到貨,你跟我還有需要去實體門市逛嗎?我更合理的選擇不應該是,上班的時候在MOMO下單,然後下班的時候,包裹就躺在警衛室了。我還不用在那邊跟人家擠。對呀,這個事情,現在是只有台北縣市可以做到,然後就撐起了一個PCHOME。未來如果MOMO真的做到全台6小時到貨,除了IKEA這種賣體驗的門市難以取代之外,到底為什麼我要去實體門市,在那邊人擠人?至少這個對我們這些臭男生來說,是這樣子。而且你不要忘了,本來會買MOMO的客群,很多都是女生。所以這個策略,還能擴展男性市場,真的是越想越有搞頭。果然MOMO這個電商龍頭,他看事情的角度跟我們不一樣。而且因為他現在是台灣的電商龍頭,你看他的營業額是pchome的將近三倍。他的確是不需要像其他老二老三這樣,用一些技法來做彎道超車,用實體支援線上。他龍頭老大,線上就他最強,他只要讓這優勢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就好。

講八卦 講八卦


在電商領域,競爭激烈的環境下,如何能夠脫穎而出,是每一位從業者所關心的問題。尤其在國際資本入侵的背景下,臺灣的電商企業如何保有自身的競爭力,更是關鍵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”MOMO 2025戰略”,以及它如何成為臺灣電商之王的可能性。


MOMO 2025戰略的核心理念


在全球化的市場中,臺灣的電商企業面臨著來自蝦皮、淘寶和Coupang等國際巨頭的挑戰。這些公司背後的供應鏈大多來自中國大陸,這無疑對臺灣本土的中小企業造成了壓力。然而,MOMO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徑——它專注於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,而不是單純依賴價格戰來吸引顧客。這種策略不僅是正派的,更是長遠的。


支持本土企業的重要性


在支持本土企業方面,MOMO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。當國際資本以低價策略進攻市場時,臺灣的中小企業往往因為市場規模有限而無法攤銷成本,導致價格競爭力不足。然而,MOMO通過強化服務體驗和產品質量,讓消費者在選擇時不僅考慮價格,還重視其他價值。這樣的策略不僅保護了本土企業,也促進了市場的健康發展。


創新經營模式的價值


MOMO在經營模式上的創新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例如,MOMO引入了訂閱制,這不僅提高了用戶的忠誠度,也增加了企業的穩定收入來源。更重要的是,MOMO並沒有因為用戶的忠誠而放鬆對服務質量的要求,相反,它持續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和購物體驗。這樣的經營模式不僅讓MOMO在市場上站穩腳跟,更為臺灣電商產業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。


在這變動快速的電商世界中,了解市場的優勢與挑戰是至關重要的。而背後的策略、技巧與最新趨勢,都需要我們持續學習與探索。如果你對於這些內容感到有趣,並想深入了解更多,請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,我會持續分享更多實用的資訊和經驗,期待在那裡與你見面!
🚀|訂閱頻道: https://bit.ly/43Grdvz
🚀|CYBERBIZ 介紹:https://bit.ly/3pTpCoo

你也許會喜歡

無留言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