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電商情報戰】蝦皮新霸王條款來襲!賣家怎麼自救才能不被榨乾?

youtube影片

🚀|諮詢表單:https://bit.ly/47HsbtQ

蝦皮在2025年第三季的更新被許多賣家視為「霸王條款」,因為這些新政策對賣家的營運造成了不小的衝擊。首先,備貨天數被縮短為1個工作日,這意味著賣家必須在收到訂單的隔天立即出貨,否則將被視為違規。其次,免運補貼方案的調整讓賣家只能在兩個不利的選項中擇一,並且手續費的增加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。此外,優選賣家的門檻也被提高,與免運補貼方案綁定,讓賣家進退兩難。這些改變不僅增加了賣家的經營成本,也讓他們在面對激烈的電商競爭時更加艱難。

蝦皮不演了

這次我們來講蝦皮2025第三季的更新。這次的更新真的很兇,我也接到好多粉絲的私訊問我怎麼看。就來講一下這樣。那我們先來講他做了哪些調整。第一個,備貨天數調整為1個工作日。就是你收到訂單的隔天就要出貨,不然會算你違規。很硬耶,真的很硬。如果你不想要這麼急的話,那你就去開較長備貨。但是你開較長備貨,系統會多收你兩趴的服務費歐。

蝦皮霸王條款:備貨與免運補貼

第二個是免運補貼方案調整。那現在就是會多一個方案是全店每筆訂單60元,可以選。看起來好像是給賣方更多選擇,但是他是蝦皮耶,他就是吃賣家血肉的,怎麼可能會對賣家好。賣家只能夠方案二選一這樣,不能夠說我這個商品比較便宜,那我選一,比較貴的就選二。沒有,你就是只能夠選一種。好,那我們在岔出來講這個60塊的服務費,誰會選?我們倒算回去就知道了。60元/7%=857元,也就是說你的單筆訂單總金額要超過857元,方便算,我們就記850元就好。你的訂單金額要超過850元以上,用他的新方案才會划算。但是這個門檻對蝦皮賣家來說怎樣?超級高。

賣家的困境:高門檻與手續費

蝦皮的平均訂單金額大概就落在300-400之間,也就是說,這個對很多賣家來講,都是看的到、吃不到的政策。你看他給的條件好像還不錯,方案一訂單只抽7%,方案二全店每筆訂單60元,好像蠻合理的,其他平台抽更兇。你這樣想就跌入他們的陷阱了,因為蝦皮本來就會抽兩筆錢:5.5%的平台成交手續費跟2%金流服務費。我知道他現在有推參與補貼方案會減免手續費,這個我們不討論,因為那個只是促銷活動,會被收回的。好,那也就是說,你今天做蝦皮賣家,然後你參加他的免運方案,你實際上會被抽多少錢?5.5%成交手續費 + 2%金流服務費 + 7%的免運補貼方案,你實際要負擔的手續費是14.5%。然後再加上你平常要上班,沒辦法當天或隔天出貨,你就只能選較長備貨,14.5%+2%=16.5%。再把一些什麼退貨、包貨的成本加一加,輕鬆衝破20%。然後我也未看先猜,如果你不是自產自銷,就你是跟別人拿貨的這種,蝦皮抽的手續費應該比你賺的還多。

優選賣家的挑戰:利潤空間與生存壓力

然後我們再來講第三點,優選賣家門檻調整。他也怕沒人用免運補貼,所以就直接把優選綁定免運補貼方案,就是要硬吃你的利潤這樣。這個真的是霸王條款了。你可以不答應,那你就直接給我滾出去優選這樣。好,那你說這些已經綁定優選的賣家,有多少人敢跑?我跟你講很難啦。我隨便拿一間優選給你看。你先看左邊,我框起來的地方,蝦皮優選,對不對?然後你看右邊的框框,7224個商品,然後6.4萬個評價。這個代表說,他已經在蝦皮做出了一點成績。

好,當你的商品能夠透過蝦皮賣出幾百個的時候,你要怎麼逃掉?像這個是賣模型玩具的,這種就很典型,因為你不可能是自己生產產品嘛,你就是跟代理商叫貨,然後代理商跟日本叫貨。所以說你會遇到的問題就是,你的貨已經先叫了,所以你不可能說蝦皮優選現在抽這麼多歐,那我不幹了。不行,你還是硬著頭皮也要上,不然那些貨就會直接堆爆你的倉庫。好,假設說你想說,不然我慢慢調整好了,我慢慢賣,這個時候你又會遇到一個問題,就是你是跟人家拿貨的,別間賣模型的也是跟人家拿貨的,那你之所以可以賣得動,是因為你量大,所以你拿的便宜,在蝦皮也賣得便宜,對不對?好,今天你跟代理商說蝦皮好難賣歐,你要拿少一點,請問下次簽合約的時候,代理商會給你一樣優惠的條件嗎?怎麼可能。所以你還是要硬吃下來。也就是說,如果你是優選賣家的話,你就只能保佑你還有這個7%的空間可以吞,讓你的生意可以營運下去。

注意歐,我說的是營運,不是賺錢歐。我的看法是,在現在這個蝦皮規則底下,你如果是做這種轉手的,利潤已經大不如前了,就是做了賺沒多少,不做好像也可以的這個狀況。

大家的反應是什麼


那這件事情當然是炸鍋了,關於蝦皮霸王條款的討論在網路上引發了熱烈的反應。許多賣家對於蝦皮的政策感到不滿,認為這些政策對他們的經營造成了困擾。我們來看看一些網友在論壇上的發言,這些反應不僅反映了賣家的困境,也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了這些政策帶來的影響。


蝦皮的出貨政策改變


第一則發文引起了9.4萬次瀏覽,這位網友表示,蝦皮要求賣家在一天內出貨,這讓他們感到壓力倍增。原本的兩天出貨時間已經讓許多賣家感到緊張,而現在改成一天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此外,蝦皮還強制收取較長備貨的2%手續費,這讓賣家們感到不滿,認為這樣的購物環境對他們極為不利。這些政策的改變,讓許多賣家感到無奈和壓力。


手續費的增加


第二則發文有1.7萬次瀏覽,這位網友提到,蝦皮強制優選賣家的手續費增加了7%,總手續費來到19.5%。這個數字包含了發票稅的5%,對於賣家來說,這是一筆不小的成本。許多賣家認為,這樣的手續費率已經超出了他們能夠承受的範圍,甚至開始考慮是否要繼續在蝦皮平台上經營。


賣家的無奈與選擇


第三則發文有5.6萬次瀏覽,這位網友表示,蝦皮的手續費已經高達19.5%,這讓他決定將30萬的蝦皮賣場放著不用。這種情況讓許多賣家感到無奈,因為他們認為蝦皮的政策太過強硬,讓他們無法繼續在平台上經營。這些賣家選擇離開蝦皮,轉而尋找其他更友好的電商平台,這也反映了蝦皮在政策上的問題。


為什麼蝦皮吃相這麼凶狠


在電商世界裡,蝦皮的「霸王條款」一直以來都是賣家們茶餘飯後的話題。你可能會好奇,為什麼蝦皮會如此強勢,甚至不惜剝削賣家?其實,這背後有著深刻的商業策略與市場考量。蝦皮在物流上的巨額投入,以及面對跨境電商的競爭壓力,都是促使其採取激烈手段的重要原因。


蝦皮的物流佈局與成本壓力


蝦皮在物流上的投入可謂不遺餘力。根據報導,蝦皮的店到店門市已經超過2000間,其中7成為無人管理的智取店。這樣的佈局不僅提高了物流效率,還節省了巨額運費——據說節省了高達60億元。然而,這樣的擴張並非沒有代價,蝦皮需要在短時間內收回成本,而這筆費用最終轉嫁到了賣家身上。


跨境電商對蝦皮的挑戰


跨境電商的崛起對蝦皮造成了不小的壓力。即使像MOMO這樣專注於本土市場的電商也因為跨境電商的競爭而舉步維艱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蝦皮必須尋求新的收入來源,而賣家成為了最佳目標。當賣家因為市場競爭而利潤縮水時,蝦皮卻能從中獲利,這也是為什麼蝦皮對賣家的態度顯得如此冷酷無情。


平台思維下的賣家困境


蝦皮的「霸王條款」其實是平台思維的體現。在蝦皮的眼中,賣家是無限的資源。即使封掉一個年營收過千萬的賣家,對蝦皮來說也無傷大雅,因為很快就會有新的賣家湧現。這種思維與抖音處理網紅的方式如出一轍,平台只需確保流量不斷,自然會有新的賣家或網紅冒出頭來。


電商賺錢的策略:擺脫蝦皮霸王條款的束縛


在這個數位時代,電商成為了許多創業者的首選。然而,許多人在選擇平台時,往往會忽略潛在的風險。尤其是在蝦皮這樣的平台上,賣家必須遵循其所謂的“蝦皮霸王條款”。這些條款可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困境,甚至可能影響你的營業收入。


蝦皮霸王條款的挑戰


蝦皮平台的條款往往讓賣家感到無力,因為這些規定不僅限制了賣家的行動,還可能隨時改變。比如,蝦皮可以隨時增加費用或改變規則,而賣家只能被動接受。若不遵守這些規定,可能會面臨店鋪被封的風險。這意味著,你的業務完全依賴於蝦皮這艘船,而船長隨時可能改變航向。


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基地


為了避免被平台限制,建立自己的品牌官網是至關重要的。擁有自己的網站,不僅能夠掌控所有的客戶資料,還能進行長期的會員再行銷。這樣,你不僅能夠避免被平台封店的風險,還可以更靈活地制定營銷策略。當然,這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,但長遠來看,這是值得的投資。


臺灣電商市場的拐點


目前,臺灣的電商市場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點。與中國以平台為主的市場不同,臺灣有機會發展出獨立站與平台平分秋色的市場結構。然而,這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。若不加以重視,臺灣市場可能會被外資控制,成為他們的提款機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臺灣的電商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的競爭力,並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。


在這變動快速的電商世界中,了解市場的優勢與挑戰是至關重要的。而背後的策略、技巧與最新趨勢,都需要我們持續學習與探索。如果你對於這些內容感到有趣,並想深入了解更多,請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,我會持續分享更多實用的資訊和經驗,期待在那裡與你見面!
🚀|訂閱頻道: https://bit.ly/43Grdvz
🚀|CYBERBIZ 介紹:https://bit.ly/3pTpCoo

你也許會喜歡

無留言

發表留言